自12月14日起,艺术与设计系每周四在艺术楼2016室开展“解忧杂货铺”活动,活动旨在为青年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在系内引起了广泛关注。 为确保活动的专业性和规范性,活动开始前,党员教师及学生党校学员深入教室、宿舍等区域深入了解学生急难愁盼问题,为“解忧杂货铺”活动宣传预热。活动开展期间,邀请在公寓管理、学习生活、心理健康等领域有丰富经验和专业水平的党员教师,为前来咨询的学生提供建议和帮助。活动正在有序开展中,...
为进一步提高学院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水平,充分发挥人才培养方案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示范性、指导性作用,1月3日上午,学院邀请山东省职教专家傅智端教授,就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建设进行研讨论证。教务处负责同志、专业群建设系部负责同志、教学负责人、专业负责人和方案执笔人参会。 方案执笔人汇报了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写情况。傅智端围绕如何培养创新性、发展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立足产业链、岗位链,从专业群组群逻辑、...
为增强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筑牢校园安全防线,1月2日,信息工程系开展2024年消防疏散救援演练。 为确保演练活动安全有序进行并取得实效,信息系从演练内容、疏散路线、师生动员、物资保障、安全措施等多方面着手,精心策划,周密部署。 下午3点5分,随着急促的警报声响起,消防疏散演练拉开帷幕。同学们按照“捂鼻、弯腰、靠墙走”的七字逃生要领,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沉着冷静、迅速行动,演练现场紧张有序。演练过程中,...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学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学生维护国家安全意识,提高青年学子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感,12月28日晚,学院党委委员、宣传处(统战部)处长(部长)李金强到国际贸易系为学生讲授思政课。国际贸易系学生代表和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参加。 课上,李金强围绕“以新安全格局 保障新发展格局”,从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开创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三个方面,...
中国手工刺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绚丽瑰宝,与中华文化一样源远流长、延绵不断。服装工程与管理系服装与服饰专业学生在孙宁宁、李松燐、张琼老师的指导下,精心设计制作了服饰手工艺课程100余件手工刺绣作品,用一针一线,绣出美丽画卷。 手工刺绣的主要艺术特点是图案工整绢秀,色彩清新高雅,针法丰富,雅艳相宜,绣工精巧细腻绝伦,刺绣技术上有“平、光、齐、匀、和、顺、细、密”的特点。 同学们采用了多样的刺绣图案和不同的针法,...
12月18日,新疆岳普湖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校长陈倩带领专业教师一行,到山东服装职业学院服装工程与管理系座谈交流,就纺织服装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实习就业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服装工程与管理系主任郑军,系党总支书记陈东梅参加座谈。 在座谈会上,郑军、陈东梅对岳普湖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详细介绍了服装工程与管理系的发展历程、专业设置和教学成果。双方就如何加强校企合作、推进产学研一体化等方面进行探讨,...
为有效提升学生反诈防骗能力,增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法治意识,财经系举办反诈宣传主题文创大赛。本次大赛作品分为视频类和文艺类两大类。 参赛学生紧扣大赛主题,创造出一系列精彩的短视频作品、文学作品、书法和绘画作品。短视频紧扣反诈主题,情节构思完整,细节处理完美,拍摄手法独特,让人眼前一亮;文学作品立意深远,内容构思新颖,修辞得体,主线分明;书法作品行云流水,落笔如云烟,绘画作品别具匠心,色彩饱满,点墨绘出心中情。...
近期,国际贸易系党总支结合工作实际,以“党建+教育”工作模式,有效将教育教学与党支部建设机制融合,为实现立德树人的工作目标提供了新模式、新方法,助力学院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探索党建共建形式 充分挖掘不同系的专业特色,通过系与系之间共建,系与特色村支部、与合作企业支部之间共建,加强交流合作,变单打独斗为并肩作战,实现资源人才优势最大化。2023年11月6日,国际贸易系党总支联合财经系党总支与大津口乡沙岭村党支部进行合作共建,...
为加深教职工对数字资源的了解,加强学院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12月5日下午,图书馆(信息中心)邀请万方数据库和北京环宇通达科技有限公司的资深培训师,在学院二楼会议室举办两场专题讲座。党委委员、副院长刘家贵出席并讲话。学院各系各部门50余名教职工参加培训。 刘家贵要求,图书馆(信息中心)要引导师生用好数字资源,树立版权保护意识,加强日常检查和技术支持,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和业务培训;要继续搭建好学术研究和交流平台,...
服装工程与管理系举办“衣”心向党创意T恤展览,共征集作品200余件。学子以“听党话,跟党走”为创作主线,设计制作“红心向党”、“榜样力量”、“国潮风韵”、“青春向上”四个系列的创意T恤。创作既展现了“精工擅艺,妆扮人生”的服工系专业特色,也是推进党建、思政、实践、文化互融互促,实现“三全育人”的具体措施,推动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和职业能力的提升。 (供稿:服工系 撰稿:李方园 编辑:张柏青 审核:李金强)